艾灸後這裡疼,說明你的內臟“上火”了(內臟炎症)
很多時候,在艾灸過後,施灸的部位會有酸、麻、脹、痛、癢、冷、熱、風、寒、涼感覺,我們把這些稱為灸感。
不同的灸感表明了艾灸後經絡的堵塞程度,有時,單個穴位灸後的痛感,還能說明對應臟器有病症變化。
1
心臟有炎症
陰郄穴疼痛
陰郄穴為手少陰經的郄穴,灸後有疼痛表示心臟出現了炎症,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灸後穴位疼痛度成正比。
心臟有炎症的表現:心前區悶重、沉痛、嚴重時可見心臟肥大等。
陰郄穴定位:伸肘仰掌,用力握拳,在手前臂內側可觸摸到一條大筋(尺側腕屈肌腱),從腕橫紋沿此肌腱的外側向上半橫指,拇指指甲中點所對,按壓有酸脹感處。
常規搭配穴對應症:
1、配大椎穴:治陰虛盜汗;
2、配巨闕穴、心俞穴:治心痛;
3、配內關、心俞:治心痛;
4、配百勞、肺俞、定喘:治肺結核;
2
肝臟有炎症
中都穴疼痛
中都穴屬於足厥陰肝經,足厥陰之郄穴灸後有疼痛表示體內肝臟出現了炎症,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穴位灸後疼痛度成正比。
肝臟有炎症的表現:眼球和皮膚發黃、小便發黃、生殖器周圍潮濕、發癢等。
中都穴定位:內踝高點直上7寸,脛骨內側面的中央。
常規搭配穴位對應症:
1、 配血海穴、三陰交穴:治經多、崩漏、產後惡露不絕;
2、 配合谷穴、次髎穴、三陰交穴、治痛經;
3、 配足三里穴、梁丘穴:治肝木乘土之腹脹、泄瀉;
4、 配太衝穴:治疝氣;
5、 配脾俞穴、陰陵泉穴治白帶症;
6、 配三陰交穴、陰陵泉穴、膝陽關穴、膝關穴、伏兔穴、箕門穴:治下肢痿痺癱痛。
3
脾臟有炎症
地機穴疼痛
地機穴屬足太陰脾經,是足太陰之郄穴,灸後穴位感到疼痛表示體內脾臟已經出現了炎症,其嚴重程度與痛的輕重成正比。
脾臟有炎症的表現:不想吃東西或進食減少,左下腹隱隱作痛,疼痛尤以進食後明顯。
地機穴定位:陰陵泉與內踝高點的連線上,陰陵泉下3寸。中醫所說的脾是指體內的脾臟和胰腺,所以當胰腺出現炎症時,比如糖尿病,其在地機穴也有壓痛。
常規搭配穴對應症:
1、 配腎俞穴、中極穴、三陰交穴:痛經
2、 配血海穴:有調經的作用,主治月經不調;
3、 配三陰交穴:治痛經;
4、 配隱白穴:治崩漏;
4
肺臟有炎症
孔最穴疼痛
孔最穴屬手太陰肺經,是手太陰之郄穴。灸後有疼痛表示體內肺臟出現了炎症,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穴位灸後疼痛度成正比。
肺臟有炎症的表現:自覺胸悶、憋氣、呼吸不利、咳吐膿痰等。
孔最穴定位:前臂掌側,當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,腕橫紋上七寸處。
常規搭配穴對應症:
1、 配曲澤穴、肺俞穴:適用於咳血。
2、 配肺俞穴、風門穴:適用於咳嗽、氣喘。
3、 配少商穴:適用於咽喉腫痛。
4、 配承山穴、會陽穴、孔最穴:適用於治療痔瘡。
5、 配肩中俞穴、天宗穴、中樞穴、孔最穴:可治療支氣管哮喘。
6、 配外關穴、孔最穴、章門穴、肩穴:可緩解肋間神經痛
5
腎臟有炎症
水泉穴疼痛
水泉穴為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,足少陰之郄穴。郄穴在臨床當中有診斷作用,當某臟腑有病變時,可按壓郄穴進行檢查虛實的徵象。
水泉穴灸後感到疼痛表示體內腎臟已經出現了炎症,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灸後穴位疼痛度成正比。
腎臟有炎症的表現:腰部酸困不舒、小便無力、分叉、有泡沫、男子陽痿、女子宮頸糜爛等。
水泉穴定位:太谿穴直下1寸,跟骨結節的內側凹陷處。
常規搭配穴對應症:
1. 配血海穴、氣海穴、腎俞穴、氣海俞穴、三陰交穴:緩解治療腎絞痛、腎結石;
2、配腎俞穴、中極穴、血海穴:緩解治療血尿;
3、配中極穴、水道穴:緩解治療腎氣虧虛;
4、配氣海、三陰交:主治月經不調、痛經;
5、配承山、崑崙:主治足跟痛。
文章來源:崆峒養生匯
不同的灸感表明了艾灸後經絡的堵塞程度,有時,單個穴位灸後的痛感,還能說明對應臟器有病症變化。
1
心臟有炎症
陰郄穴疼痛
陰郄穴為手少陰經的郄穴,灸後有疼痛表示心臟出現了炎症,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灸後穴位疼痛度成正比。
心臟有炎症的表現:心前區悶重、沉痛、嚴重時可見心臟肥大等。
陰郄穴定位:伸肘仰掌,用力握拳,在手前臂內側可觸摸到一條大筋(尺側腕屈肌腱),從腕橫紋沿此肌腱的外側向上半橫指,拇指指甲中點所對,按壓有酸脹感處。
常規搭配穴對應症:
1、配大椎穴:治陰虛盜汗;
2、配巨闕穴、心俞穴:治心痛;
3、配內關、心俞:治心痛;
4、配百勞、肺俞、定喘:治肺結核;
2
肝臟有炎症
中都穴疼痛
中都穴屬於足厥陰肝經,足厥陰之郄穴灸後有疼痛表示體內肝臟出現了炎症,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穴位灸後疼痛度成正比。
肝臟有炎症的表現:眼球和皮膚發黃、小便發黃、生殖器周圍潮濕、發癢等。
中都穴定位:內踝高點直上7寸,脛骨內側面的中央。
常規搭配穴位對應症:
1、 配血海穴、三陰交穴:治經多、崩漏、產後惡露不絕;
2、 配合谷穴、次髎穴、三陰交穴、治痛經;
3、 配足三里穴、梁丘穴:治肝木乘土之腹脹、泄瀉;
4、 配太衝穴:治疝氣;
5、 配脾俞穴、陰陵泉穴治白帶症;
6、 配三陰交穴、陰陵泉穴、膝陽關穴、膝關穴、伏兔穴、箕門穴:治下肢痿痺癱痛。
3
脾臟有炎症
地機穴疼痛
地機穴屬足太陰脾經,是足太陰之郄穴,灸後穴位感到疼痛表示體內脾臟已經出現了炎症,其嚴重程度與痛的輕重成正比。
脾臟有炎症的表現:不想吃東西或進食減少,左下腹隱隱作痛,疼痛尤以進食後明顯。
地機穴定位:陰陵泉與內踝高點的連線上,陰陵泉下3寸。中醫所說的脾是指體內的脾臟和胰腺,所以當胰腺出現炎症時,比如糖尿病,其在地機穴也有壓痛。
常規搭配穴對應症:
1、 配腎俞穴、中極穴、三陰交穴:痛經
2、 配血海穴:有調經的作用,主治月經不調;
3、 配三陰交穴:治痛經;
4、 配隱白穴:治崩漏;
4
肺臟有炎症
孔最穴疼痛
孔最穴屬手太陰肺經,是手太陰之郄穴。灸後有疼痛表示體內肺臟出現了炎症,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穴位灸後疼痛度成正比。
肺臟有炎症的表現:自覺胸悶、憋氣、呼吸不利、咳吐膿痰等。
孔最穴定位:前臂掌側,當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,腕橫紋上七寸處。
常規搭配穴對應症:
1、 配曲澤穴、肺俞穴:適用於咳血。
2、 配肺俞穴、風門穴:適用於咳嗽、氣喘。
3、 配少商穴:適用於咽喉腫痛。
4、 配承山穴、會陽穴、孔最穴:適用於治療痔瘡。
5、 配肩中俞穴、天宗穴、中樞穴、孔最穴:可治療支氣管哮喘。
6、 配外關穴、孔最穴、章門穴、肩穴:可緩解肋間神經痛
5
腎臟有炎症
水泉穴疼痛
水泉穴為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,足少陰之郄穴。郄穴在臨床當中有診斷作用,當某臟腑有病變時,可按壓郄穴進行檢查虛實的徵象。
水泉穴灸後感到疼痛表示體內腎臟已經出現了炎症,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灸後穴位疼痛度成正比。
腎臟有炎症的表現:腰部酸困不舒、小便無力、分叉、有泡沫、男子陽痿、女子宮頸糜爛等。
水泉穴定位:太谿穴直下1寸,跟骨結節的內側凹陷處。
常規搭配穴對應症:
1. 配血海穴、氣海穴、腎俞穴、氣海俞穴、三陰交穴:緩解治療腎絞痛、腎結石;
2、配腎俞穴、中極穴、血海穴:緩解治療血尿;
3、配中極穴、水道穴:緩解治療腎氣虧虛;
4、配氣海、三陰交:主治月經不調、痛經;
5、配承山、崑崙:主治足跟痛。
文章來源:崆峒養生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