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er Ads

除了足三里,這三個跟胃相關的穴位也非常重要(募穴、郄穴)

除了足三里,這三個跟胃相關的穴位也非常重要(募穴、郄穴)
陽明胃經一共45個穴位,它還不是最大的經,最大的是膀胱經,67個穴位。

足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經,辰時(早上7點到9點)氣血注在這個地方,這個時候是胃經在管。胃經氣血充足的這個時間段,是吃早餐最好的時候了。這時候吃進來的東西,消化吸收都比較好。同理,早上5點到7點排便,對身體排毒也非常有好處。



下面我們開始講跟胃、胃經特別相關的三個穴位(足三里就不作介紹啦,太出名了)。

胃之穴一中脘

首先介紹一下募穴的概念。

募穴,又稱腹募穴,經穴分類之一,是指臟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特定穴位。五臟、心包絡及六腑各有一個募穴,一共十二個:

肺為中府

脾為章門

心為巨闕

心包為膻中

肝為期門

腎為京門

大腸為天樞

胃為中脘

小腸關元

三焦石門

膽為日月

膀胱為中極




募穴為什麼有這麼大的作用呢?

《素問·陰陽應像大論》說:「陽病治陰。」就是說屬於陽性的病症(熱證、實證、腑病)可以用位於陰分(胸腹部)的募穴治療。

臨床上,募穴多用於治療六腑病症,如胃病多取中脘,大腸​​病多取天樞,膀胱經多取中極等。

今天我們就著重介紹胃的募穴——中脘穴。

除了足三里,這三個跟胃相關的穴位也非常重要(募穴、郄穴)

中脘穴位於胸骨劍突(胸骨最下端)與肚臍連線的中點處。《針灸大成》上說是臍上四寸,但是這個同身寸量法在實際應用時出錯比較多,因此建議直接用骨頭與肚臍之間的連線中點為準。

中脘穴身為募穴,幾乎所有胃病都可以在這個穴位治療。下針也可以,灸也可以,按揉也可以,且灸的效果非常好。


大腸募穴——天樞

天樞是大腸的募穴,屬於胃經的穴位。這個穴位,就在神闕(肚臍)旁開兩寸,左右各一個。

除了足三里,這三個跟胃相關的穴位也非常重要(募穴、郄穴)

大腸的募穴有什麼特別的作用呢?

當病人便秘時,我們要確定便秘是堵在大腸、小腸或十二指腸裡面。

我們要怎麼知道它是堵塞在大腸裡面呢?就看大腸的募穴天樞,手放在肚臍旁,一按天樞,病人大叫一聲、慘叫,這是燥矢,就是病人有宿便,幹的大便,硬的像石頭一樣。這種燥矢若出不來,會讓人發精神病。

那怎麼知道病人大便排出來了沒有,一壓又慘叫,那就繼續治療;若壓了軟了,那就是宿便排掉了。

我們宿便有兩種,一種是寒,一種是熱。寒的定義是大腸沒有蠕動了,沒有蠕動了就累積很多了啊,但病人不會感到難過。

一種是熱,腸子有蠕動,但大便排不出來,所以肚子會痛,小朋友半夜肚子痛,就是熱。

有東西在裡面,不管寒熱,就叫實。便秘時肚子痛就叫熱實。

還有一種是寒,叫寒實,寒就是沒有動。若還是搞不清楚,看小便,熱實的病人,小便是黃褐色的,寒實是清白的。

天樞穴治療便秘很好用,為什麼要告訴大家怎麼辨便秘的寒熱?

因為如果是寒症,在天樞上面灸比針好。如果是熱實,下針會比灸好。若熱實還用灸,就會火上加油,大便會更乾。寒實我們灸天樞,當然是隔姜灸比較好啦。


胃經的郄穴——梁丘

郄(xi)穴指經脈氣血曲折匯聚的孔隙,大多分佈在四肢肘、膝關節以下。

十二經脈各有一個郄穴,陰蹺脈、陽蹺脈、陰維脈、陽維脈各有一個郄穴,共有16個郄穴。郄穴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症。

梁丘是胃經上的一個大穴,止痛效果非常好,特別是配合足三里等穴位。

除了足三里,這三個跟胃相關的穴位也非常重要(募穴、郄穴)

臨床上治療胃病,通常用胃俞、中脘、足三里和梁丘,如果這四個穴位一起治療,都不能把胃病治好,那可能是沒找好穴位了。

另外,梁丘還有一個特別神奇的作用—— 消炎。

舉個例子:有人膝蓋受傷,偏偏傷在膝蓋頭,又不能總是臥床休息,總要下個床上個廁所之類的,膝蓋頭每天在那彎來彎去,最不好收口,炎症容易反反复复。

這個時候,針一下樑丘,病人會覺得好癢,二十分鐘針起來,整個膝蓋傷口就結在一起,效果很好。

青春痘也是一種炎症嘛,老是生在足陽明胃經經過的地方,梁丘是消炎穴,所以青春痘也可以找梁丘幫忙,針、按揉等都可以。

梁丘怎麼找?

在膝蓋骨頭上緣(髕底)往上兩寸的地方,注意要在足陽明胃經的循行線路上找哦。或者我們在膝蓋上方,摸到兩根粗大的肌腱(股外側肌與股直肌肌腱),梁丘就在兩根肌腱之間。

文章來源:正安答摩

文章來源:正安中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