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血不足=男虛女衰!這樣艾灸,讓你每天都“精氣神”十足!(肝腎兩虛)
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:身體有了小毛病,去看中醫,在診斷時總是會聽到醫生提及“精血不足”四個字。那麼,什麼是精血不足呢?
精血不足是中醫名詞,中醫有“精血同源”的說法,精能生血,血能化精。而腎藏精,肝藏血,因此精血不足其實是肝腎兩虛的表現。
一般地,大家會認為精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專利,跟年輕人關係不大。事實上,隨著生存環境的改變、工作壓力的增大、生活節奏的加快,精血不足的年輕人越來越多,有些甚至還不到30歲。
男人精血不足則虛,女人精血不足則衰。因此,無論男女,都必須對精血不足引起重視。今天品艾小九就帶你一起來了解精血不足要如何解決?
精血不足的常見症狀
1、失眠
心藏神,主宰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。只有心神安寧,才能進入深度睡眠狀態。精血不足,會引起心神不寧,導致失眠。
前面說了,精血不足其實就是肝腎兩虛,即腎精不足和肝血不足:
腎精不足,會引起心腎不交型失眠:人體五臟運轉,心為火在上,腎為水在下,心腎相交才能水火相濟,人體才能處於陰陽調和的平衡狀態。腎精不足則腎水不升、心火獨大,致使水虧於下、火炎於上,心腎無以相交以致心神失養,導致失眠。
肝血不足,會引起心肝失養型失眠:肝=50%肝陽+50%肝血(陰),肝血不足(肝血<50%)則肝陽上亢,火熱為虐,內擾心神,神動不安,故而失眠。
2、腰膝酸軟
腎主骨,腎能接受五臟六腑所傳之精封而藏之,充實於骨,濡養於骨,對骨的生長發育、維持骨的成分及結構正常具有重要作用,是人體骨代謝的內環境。
腎精不足就會出現腰膝酸軟等症狀,孩子腎精不足會影響身高發育,老年人易骨折也是因為腎精不足導致的筋骨衰弱。
3、耳鳴眼花
腎開竅於耳,肝開竅於目,精血不足的人往往伴有耳鳴、聽力減退、眼花、乾澀、視物模糊等症狀,而精血充足的人自然耳聰目明。
4、記憶力減退
腎主骨生髓通於腦,“髓”包括骨髓、脊髓、腦髓,腎精不足,會導致記憶力減退、健忘,孩子腎精不足,還會影響腦部發育。
5、脫髮、白頭
腎藏精,其華在發,腎精充足,頭髮才能濃密、光亮、柔潤。肝藏血,發為血之餘,肝血充足,毛髮才能得到血液的滋養。
此外,肝主疏泄,一旦肝失疏泄、氣機鬱結,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毛髮營養供應受阻,出現脫髮、白髮等症狀。
6、月經不調等婦科病
任脈為“陰脈之海”,主胞胎(子宮和卵巢),衝脈為“十二經脈之海”,掌管女子月經及孕育功能。任衝二脈起於胞中,胞脈係於腎,腎精充足則任衝通盛,月經正常,反之就會月經不調。此外,肝為血府主疏泄,肝血不足、肝失疏泄,也會導致月經不調。
女性精血不足還會出現乳房下垂,乳腺增生,脹痛,卵巢早衰閉經、腫瘤癌症等。
精血不足,男虛女衰!
由精血不足所致的肝腎兩虛是導致男虛女衰的主要因素。
中醫認為“肝腎同源”,肝藏血、腎藏精,精血互生,因此要滋水涵木(肝屬木、腎屬水),肝腎同補。
同時,針對兩性差異,男女補充精血各有側重:
男人精血不足,重在補腎。
左腎為陽,司六腑之功能,右腎為陰,轄五臟之運行,腎對五臟六腑起著至關重要的溫煦、滋潤、濡養、激發等作用。腎精之於男人好比燈油,生命力好比火焰,燈油(腎精)充足則亮(生命力旺盛),燈油(腎精)不足則暗(生命力低下)。
注:酉時(17點-19點)腎經最旺,此時補腎效果更好。
女人精血不足,重在養肝。
歷代醫家皆認為“女子以血為本”,肝主藏血,主疏泄,一旦肝血不足、肝失疏泄,就會導致氣血津液運行不暢,人就容易衰老。“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”講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注:丑時(1點-3點)肝經最旺, “臥則血歸於肝”,此時應進入深睡眠狀態,這是對肝最好的關懷。
艾灸,補腎養肝的最好方法
補腎
寒與腎五行相應,寒為陰邪,最易傷腎。值此寒冬,氣溫低冷,腎精極易耗傷。一旦腎精不足,就會直接導致腎氣(腎精所化之氣)不足,進而誘發腰膝冷痛、易感風寒、夜尿頻多、陽痿遺精等病症。
艾草具有溫經散寒的功效,艾灸能使溫熱之氣由肌表透達經絡,進而通達五臟六腑、十二經脈,循環全身。所以,冬天補腎,艾灸為佳。
養肝
《神灸經綸》中記載:取艾之辛香,能通十二經,入三陰,理氣血……可見,艾灸的拿手好戲就是行氣活血。
肝主藏血,主疏泄,艾灸可保氣機調暢、營衛和諧,起到行氣活血的作用,解決肝血不足、肝失疏泄的問題。
此外,冬季天氣寒冷,氣血運行遇寒則凝、得溫則散,因此一切氣血凝滯、經絡麻痺,均可用艾灸來溫經通絡、散寒除痺,讓血更好地行於脈中,促使精血相互化生,達至養肝的目的。
補腎養肝重要穴位
肝俞穴
功效:補肝陰,散肝熱,疏肝理氣,養肝柔肝,益肝明目,行氣止痛。
主治:黃疸、胸脅長痛、目疾、癲狂癇、脊背痛。
配穴:配太衝穴,主治脅肋疼痛;配腎俞穴、太谿穴,主治健忘、失眠。
腎俞穴
功效:養護先天之本,激發先天潛能,充沛人體精力。
主治:遺尿、遺精、陽痿、月經不調、白帶、水腫、耳鳴、耳聾、腰痛。
配穴:配翳風穴、耳門穴,可治療耳鳴、耳聾;配太谿穴、三陰交穴,可治療月經不調。
神闕穴
功效:溫陽益氣、補腎健脾。
主治:畏寒肢冷、面色淡白、神疲乏力、泄瀉甚至下利清穀,及命門火衰導致的陽痿、早洩、遺精等。
配穴:配長強穴、氣海穴,昇陽舉陷,治脫肛;配關元穴,益陰斂陽、回陽固脫,治療中風脫症。
氣海穴
功效:壯陽固脫、培補元氣、回陽益陰、調和營衛、延年益壽、抗衰防疾。
主治:凡身體衰弱、陰陽兩虛、營衛不調、下元虛憊、陳寒痼冷、體弱羸瘦、四肢逆冷、脾胃虛弱、精血虧損、五勞七傷、諸般虛損等。
配穴:配三陰交穴治白濁、遺精;配關元穴、膏肓穴、足三里穴,治喘息短氣(元氣虛憊)。
關元穴
功效:溫腎健脾、補益固脫、散寒止痛、調經養血、保健延年。
主治:陽痿早洩、小便頻數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;月經不調、產後出血等婦科常見病;腹脹、腹痛、腹瀉、便秘等胃腸系統疾病;中風及一切虛勞損傷。
配穴:女子配三陰交穴,男子配足三里穴,補精血效果更佳。
血海穴
功效:活血化瘀、引血歸經、補血養血。
主治:月經不調,痛經,閉經等婦科病;隱疹、濕疹、丹毒等血熱性皮膚病;膝股內側痛。
配穴:配三陰交穴,主治月經不調。
太谿穴
功效:滋陰益腎、壯陽強腰。
主治:腎髒病、牙痛、喉嚨腫痛、氣喘、支氣管炎、手腳冰涼、女性生理不順、關節炎、精力不濟、手腳無力、風濕痛等。
配穴:配飛揚穴,滋陰補腎,主治頭痛目眩;配腎俞穴、志室穴,溫腎壯陽,主治遺精、陽痿、腎虛腰痛。
太衝穴
功效:排肝毒、消火氣。
主治:頭痛、眩暈、目赤腫痛、青盲、口喎等頭面五官病證;黃疸、脅痛、嘔逆、腹脹等肝胃病證;月經不調、痛經、閉經、帶下等婦科病證;遺尿,癃閉;下肢痿痺,足跗腫痛。
配穴:配腎虛穴,可治虛勞浮腫;配三陰交穴,可治女人漏下不止。
文章來源:崆峒養生匯
精血不足是中醫名詞,中醫有“精血同源”的說法,精能生血,血能化精。而腎藏精,肝藏血,因此精血不足其實是肝腎兩虛的表現。
一般地,大家會認為精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專利,跟年輕人關係不大。事實上,隨著生存環境的改變、工作壓力的增大、生活節奏的加快,精血不足的年輕人越來越多,有些甚至還不到30歲。
男人精血不足則虛,女人精血不足則衰。因此,無論男女,都必須對精血不足引起重視。今天品艾小九就帶你一起來了解精血不足要如何解決?
精血不足的常見症狀
1、失眠
心藏神,主宰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。只有心神安寧,才能進入深度睡眠狀態。精血不足,會引起心神不寧,導致失眠。
前面說了,精血不足其實就是肝腎兩虛,即腎精不足和肝血不足:
腎精不足,會引起心腎不交型失眠:人體五臟運轉,心為火在上,腎為水在下,心腎相交才能水火相濟,人體才能處於陰陽調和的平衡狀態。腎精不足則腎水不升、心火獨大,致使水虧於下、火炎於上,心腎無以相交以致心神失養,導致失眠。
肝血不足,會引起心肝失養型失眠:肝=50%肝陽+50%肝血(陰),肝血不足(肝血<50%)則肝陽上亢,火熱為虐,內擾心神,神動不安,故而失眠。
2、腰膝酸軟
腎主骨,腎能接受五臟六腑所傳之精封而藏之,充實於骨,濡養於骨,對骨的生長發育、維持骨的成分及結構正常具有重要作用,是人體骨代謝的內環境。
腎精不足就會出現腰膝酸軟等症狀,孩子腎精不足會影響身高發育,老年人易骨折也是因為腎精不足導致的筋骨衰弱。
3、耳鳴眼花
腎開竅於耳,肝開竅於目,精血不足的人往往伴有耳鳴、聽力減退、眼花、乾澀、視物模糊等症狀,而精血充足的人自然耳聰目明。
4、記憶力減退
腎主骨生髓通於腦,“髓”包括骨髓、脊髓、腦髓,腎精不足,會導致記憶力減退、健忘,孩子腎精不足,還會影響腦部發育。
5、脫髮、白頭
腎藏精,其華在發,腎精充足,頭髮才能濃密、光亮、柔潤。肝藏血,發為血之餘,肝血充足,毛髮才能得到血液的滋養。
此外,肝主疏泄,一旦肝失疏泄、氣機鬱結,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毛髮營養供應受阻,出現脫髮、白髮等症狀。
6、月經不調等婦科病
任脈為“陰脈之海”,主胞胎(子宮和卵巢),衝脈為“十二經脈之海”,掌管女子月經及孕育功能。任衝二脈起於胞中,胞脈係於腎,腎精充足則任衝通盛,月經正常,反之就會月經不調。此外,肝為血府主疏泄,肝血不足、肝失疏泄,也會導致月經不調。
女性精血不足還會出現乳房下垂,乳腺增生,脹痛,卵巢早衰閉經、腫瘤癌症等。
精血不足,男虛女衰!
由精血不足所致的肝腎兩虛是導致男虛女衰的主要因素。
中醫認為“肝腎同源”,肝藏血、腎藏精,精血互生,因此要滋水涵木(肝屬木、腎屬水),肝腎同補。
同時,針對兩性差異,男女補充精血各有側重:
男人精血不足,重在補腎。
左腎為陽,司六腑之功能,右腎為陰,轄五臟之運行,腎對五臟六腑起著至關重要的溫煦、滋潤、濡養、激發等作用。腎精之於男人好比燈油,生命力好比火焰,燈油(腎精)充足則亮(生命力旺盛),燈油(腎精)不足則暗(生命力低下)。
注:酉時(17點-19點)腎經最旺,此時補腎效果更好。
女人精血不足,重在養肝。
歷代醫家皆認為“女子以血為本”,肝主藏血,主疏泄,一旦肝血不足、肝失疏泄,就會導致氣血津液運行不暢,人就容易衰老。“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”講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注:丑時(1點-3點)肝經最旺, “臥則血歸於肝”,此時應進入深睡眠狀態,這是對肝最好的關懷。
艾灸,補腎養肝的最好方法
補腎
寒與腎五行相應,寒為陰邪,最易傷腎。值此寒冬,氣溫低冷,腎精極易耗傷。一旦腎精不足,就會直接導致腎氣(腎精所化之氣)不足,進而誘發腰膝冷痛、易感風寒、夜尿頻多、陽痿遺精等病症。
艾草具有溫經散寒的功效,艾灸能使溫熱之氣由肌表透達經絡,進而通達五臟六腑、十二經脈,循環全身。所以,冬天補腎,艾灸為佳。
養肝
《神灸經綸》中記載:取艾之辛香,能通十二經,入三陰,理氣血……可見,艾灸的拿手好戲就是行氣活血。
肝主藏血,主疏泄,艾灸可保氣機調暢、營衛和諧,起到行氣活血的作用,解決肝血不足、肝失疏泄的問題。
此外,冬季天氣寒冷,氣血運行遇寒則凝、得溫則散,因此一切氣血凝滯、經絡麻痺,均可用艾灸來溫經通絡、散寒除痺,讓血更好地行於脈中,促使精血相互化生,達至養肝的目的。
補腎養肝重要穴位
肝俞穴
功效:補肝陰,散肝熱,疏肝理氣,養肝柔肝,益肝明目,行氣止痛。
主治:黃疸、胸脅長痛、目疾、癲狂癇、脊背痛。
配穴:配太衝穴,主治脅肋疼痛;配腎俞穴、太谿穴,主治健忘、失眠。
腎俞穴
功效:養護先天之本,激發先天潛能,充沛人體精力。
主治:遺尿、遺精、陽痿、月經不調、白帶、水腫、耳鳴、耳聾、腰痛。
配穴:配翳風穴、耳門穴,可治療耳鳴、耳聾;配太谿穴、三陰交穴,可治療月經不調。
神闕穴
功效:溫陽益氣、補腎健脾。
主治:畏寒肢冷、面色淡白、神疲乏力、泄瀉甚至下利清穀,及命門火衰導致的陽痿、早洩、遺精等。
配穴:配長強穴、氣海穴,昇陽舉陷,治脫肛;配關元穴,益陰斂陽、回陽固脫,治療中風脫症。
氣海穴
功效:壯陽固脫、培補元氣、回陽益陰、調和營衛、延年益壽、抗衰防疾。
主治:凡身體衰弱、陰陽兩虛、營衛不調、下元虛憊、陳寒痼冷、體弱羸瘦、四肢逆冷、脾胃虛弱、精血虧損、五勞七傷、諸般虛損等。
配穴:配三陰交穴治白濁、遺精;配關元穴、膏肓穴、足三里穴,治喘息短氣(元氣虛憊)。
關元穴
功效:溫腎健脾、補益固脫、散寒止痛、調經養血、保健延年。
主治:陽痿早洩、小便頻數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;月經不調、產後出血等婦科常見病;腹脹、腹痛、腹瀉、便秘等胃腸系統疾病;中風及一切虛勞損傷。
配穴:女子配三陰交穴,男子配足三里穴,補精血效果更佳。
血海穴
功效:活血化瘀、引血歸經、補血養血。
主治:月經不調,痛經,閉經等婦科病;隱疹、濕疹、丹毒等血熱性皮膚病;膝股內側痛。
配穴:配三陰交穴,主治月經不調。
太谿穴
功效:滋陰益腎、壯陽強腰。
主治:腎髒病、牙痛、喉嚨腫痛、氣喘、支氣管炎、手腳冰涼、女性生理不順、關節炎、精力不濟、手腳無力、風濕痛等。
配穴:配飛揚穴,滋陰補腎,主治頭痛目眩;配腎俞穴、志室穴,溫腎壯陽,主治遺精、陽痿、腎虛腰痛。
太衝穴
功效:排肝毒、消火氣。
主治:頭痛、眩暈、目赤腫痛、青盲、口喎等頭面五官病證;黃疸、脅痛、嘔逆、腹脹等肝胃病證;月經不調、痛經、閉經、帶下等婦科病證;遺尿,癃閉;下肢痿痺,足跗腫痛。
配穴:配腎虛穴,可治虛勞浮腫;配三陰交穴,可治女人漏下不止。
文章來源:崆峒養生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