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每天認識一味中藥」陳皮——溫胃散寒、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
陳皮
【別名】皮、貴老、黃橘皮、紅皮、橘子皮、廣陳皮、新會皮等。
【性味歸經】味苦、辛,性溫,歸肺、脾經。
【現代研究】陳皮主要含有揮髮油(如α一側柏烯、α—蒎烯、β一月桂烯、辛醛等)、橙皮苷、新橙皮苷以及右旋檸檬烯、麝香草酚、對羥福林等。藥理研究表明,陳皮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、排除腸道內積氣、抗胃潰瘍、保肝、利膽、祛痰、平喘、加強心臟收縮力、擴張冠脈、降低血壓、縮短出學疑血時間、免疫抑制、抗炎和抗過敏等作用。
【選購保存】陳皮的選購以片大、整齊、外皮色紅、內皮白色、肉厚、油性大、香氣濃郁者為佳,置陰涼乾燥處,防黴、防蛀。
【效用特點】
陳皮其實是我們平時所吃橘子的皮, 由於其放置的時間越久,其藥效越強,故名“陳皮”。中醫學認為陳皮味苦、辛,性溫,具有溫胃散寒、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等功效,適合胃部脹滿、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、咳嗽多痰者服用。中醫學認為感受寒濕之邪, 或食用生冷物品,影響氣機升降暢達,從而引起脾胃寒濕氣滯, 出現脘腹脹痛、 噁心嘔吐、泄瀉等症狀,這時即可用陳皮配合燥濕健脾散寒之蒼朮、 燥濕消除脹滿之厚朴等藥一起使用,如《太平恵民和劑局方》中的平胃散;若是飲食積滯導致的氣滯脘腹脹滿,可將陳皮配伍山楂、神曲等消食藥同用,如《丹溪心法》中的名方保和丸;若因外感風寒之邪, 內又傷於濕滯引起的腹痛、嘔吐、泄瀉,可與藿香、紫蘇葉配合應用起效,如《小兒藥證直訣》中的異功散;若脾胃氣滯症狀明顯,脘腹脹痛厲害, 多與行氣健脾之木香、破氣除痞之枳實等藥同用, 以增強行氣止痛的作用。陳皮還可用來治療脾胃氣機逆亂引起的嘔吐、 呃逆等病症, 常配合生薑、竹茹、紅棗一起使用,如《金醫要略》中的橘皮竹茹湯;若脾胃寒冷,嘔吐不止,則可配伍生薑、甘草,如姜橘湯。
陳皮的一般用法為水煎服, 用量為3~9克,需提醒的是,陳皮偏於溫燥,有乾咳無痰、口乾舌燥等症狀的陰虛體質者不宜久服。
【治病驗方】
平胃散:蒼朮15克,厚朴、陳皮各9克,甘草4克,水煎服,燥濕健脾,行氣和胃。治療腹部脹滿,不思飲食, 口淡無味, 嘔吐噁心,噯氣吞酸,肢體沉重倦怠等。
橘皮竹茹湯:橘皮、竹茹各12克,生薑9克,甘草6克,人參3克,紅棗5校,水煎服。降逆止嘔,益氣清熱。治療胃虛有熱之呃逆,症見呃逆或乾嘔,虛煩少氣, 口乾等; 妊娠、幽門不全梗阻、腹部手術後呃逆不止等見上述證候者可選用。
橘皮枳實生薑湯:橘皮12克、枳實2.5克、生薑6克,水煎服。行氣、通痛、止痛,治療胸痛,胸中氣塞,呼吸短促,心下硬滿,嘔吐噦逆等。
【備用成藥】
胃蘇顆粒:疏肝理氣,和胃止痛,用於肝胃氣滯所致的胃脘痛,症見胃脘脹痛,竄及兩脅,得噯氣或矢氣則舒,情緒鬱怒則加重,胸悶食少,排便不暢。
複方陳香胃片:行氣和胃,制酸止痛,用於肝胃氣滯所致的胃痛,症見胃院疼痛,脘腹痞滿,噯氣吞酸。
【經典藥膳】
陳皮茶:陳皮、白糖各適量,將陳皮用水洗淨,撕成小塊,放入杯內,用開水燙泡,將泡好的陳皮汁倒出,汁內加白糖攪勻即可。早、晚分服,順氣健胃,止咳化疲,用於脾胃虛弱、咳嗽氣喘等症。
陳皮紅棗湯:紅棗3枚、橘皮1塊,煎水。飲服,行氣健脾,降逆止嘔,用於噁心、嘔吐等症。
雞橘粉粥: 雞內金6克、陳皮3克、砂仁1.5克、大米30克、白糖少許。將前3味藥研末備用,將大米放入鍋內,加三味藥的細末、白糖、清水適量,攪勻;用大火煮沸後,改用小火煮至米爛成粥。早、晚服食,消積健脾,用於小兒飲食不節,脾胃受損、肚腹脹大、面黃肌瘦、 嘔吐、大便黏滯等症。陳皮鴨:鴨1只,陳皮6克,胡椒面0.3克, 雞清湯適量,醬油、料酒少許。將鴨處理好入鍋蒸熟,瀝出原汁留用;把鴨子扣在小盆中,胸朝上,把鴨原湯、雞清湯一起燒沸,加入醬油、料酒、胡椒面攪勻,倒入小盆內,將陳皮切絲放在鴨上面,入蒸籠蒸30分鐘即成,佐餐食,開胃補虛。用於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等。
陳皮紫蘇粥:陳皮、紫蘇葉各10克,生薑5片,大米60克,將陳皮、紫蘇葉用水煎,取汁去渣;將大米洗淨,和生薑一起加入藥汁中,煮成粥。調味即可服用,行氣化滯,和胃止嘔,用於消化性潰瘍屬脾胃氣滯者,症見食慾不振、胃脘脹滿、 噁心嘔吐、噯氣頻發或消化不良等。
文章來源:KGH健康私塾
【別名】皮、貴老、黃橘皮、紅皮、橘子皮、廣陳皮、新會皮等。
【性味歸經】味苦、辛,性溫,歸肺、脾經。
【現代研究】陳皮主要含有揮髮油(如α一側柏烯、α—蒎烯、β一月桂烯、辛醛等)、橙皮苷、新橙皮苷以及右旋檸檬烯、麝香草酚、對羥福林等。藥理研究表明,陳皮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、排除腸道內積氣、抗胃潰瘍、保肝、利膽、祛痰、平喘、加強心臟收縮力、擴張冠脈、降低血壓、縮短出學疑血時間、免疫抑制、抗炎和抗過敏等作用。
【選購保存】陳皮的選購以片大、整齊、外皮色紅、內皮白色、肉厚、油性大、香氣濃郁者為佳,置陰涼乾燥處,防黴、防蛀。
【效用特點】
陳皮其實是我們平時所吃橘子的皮, 由於其放置的時間越久,其藥效越強,故名“陳皮”。中醫學認為陳皮味苦、辛,性溫,具有溫胃散寒、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等功效,適合胃部脹滿、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、咳嗽多痰者服用。中醫學認為感受寒濕之邪, 或食用生冷物品,影響氣機升降暢達,從而引起脾胃寒濕氣滯, 出現脘腹脹痛、 噁心嘔吐、泄瀉等症狀,這時即可用陳皮配合燥濕健脾散寒之蒼朮、 燥濕消除脹滿之厚朴等藥一起使用,如《太平恵民和劑局方》中的平胃散;若是飲食積滯導致的氣滯脘腹脹滿,可將陳皮配伍山楂、神曲等消食藥同用,如《丹溪心法》中的名方保和丸;若因外感風寒之邪, 內又傷於濕滯引起的腹痛、嘔吐、泄瀉,可與藿香、紫蘇葉配合應用起效,如《小兒藥證直訣》中的異功散;若脾胃氣滯症狀明顯,脘腹脹痛厲害, 多與行氣健脾之木香、破氣除痞之枳實等藥同用, 以增強行氣止痛的作用。陳皮還可用來治療脾胃氣機逆亂引起的嘔吐、 呃逆等病症, 常配合生薑、竹茹、紅棗一起使用,如《金醫要略》中的橘皮竹茹湯;若脾胃寒冷,嘔吐不止,則可配伍生薑、甘草,如姜橘湯。
陳皮的一般用法為水煎服, 用量為3~9克,需提醒的是,陳皮偏於溫燥,有乾咳無痰、口乾舌燥等症狀的陰虛體質者不宜久服。
【治病驗方】
平胃散:蒼朮15克,厚朴、陳皮各9克,甘草4克,水煎服,燥濕健脾,行氣和胃。治療腹部脹滿,不思飲食, 口淡無味, 嘔吐噁心,噯氣吞酸,肢體沉重倦怠等。
橘皮竹茹湯:橘皮、竹茹各12克,生薑9克,甘草6克,人參3克,紅棗5校,水煎服。降逆止嘔,益氣清熱。治療胃虛有熱之呃逆,症見呃逆或乾嘔,虛煩少氣, 口乾等; 妊娠、幽門不全梗阻、腹部手術後呃逆不止等見上述證候者可選用。
橘皮枳實生薑湯:橘皮12克、枳實2.5克、生薑6克,水煎服。行氣、通痛、止痛,治療胸痛,胸中氣塞,呼吸短促,心下硬滿,嘔吐噦逆等。
【備用成藥】
胃蘇顆粒:疏肝理氣,和胃止痛,用於肝胃氣滯所致的胃脘痛,症見胃脘脹痛,竄及兩脅,得噯氣或矢氣則舒,情緒鬱怒則加重,胸悶食少,排便不暢。
複方陳香胃片:行氣和胃,制酸止痛,用於肝胃氣滯所致的胃痛,症見胃院疼痛,脘腹痞滿,噯氣吞酸。
【經典藥膳】
陳皮茶:陳皮、白糖各適量,將陳皮用水洗淨,撕成小塊,放入杯內,用開水燙泡,將泡好的陳皮汁倒出,汁內加白糖攪勻即可。早、晚分服,順氣健胃,止咳化疲,用於脾胃虛弱、咳嗽氣喘等症。
陳皮紅棗湯:紅棗3枚、橘皮1塊,煎水。飲服,行氣健脾,降逆止嘔,用於噁心、嘔吐等症。
雞橘粉粥: 雞內金6克、陳皮3克、砂仁1.5克、大米30克、白糖少許。將前3味藥研末備用,將大米放入鍋內,加三味藥的細末、白糖、清水適量,攪勻;用大火煮沸後,改用小火煮至米爛成粥。早、晚服食,消積健脾,用於小兒飲食不節,脾胃受損、肚腹脹大、面黃肌瘦、 嘔吐、大便黏滯等症。陳皮鴨:鴨1只,陳皮6克,胡椒面0.3克, 雞清湯適量,醬油、料酒少許。將鴨處理好入鍋蒸熟,瀝出原汁留用;把鴨子扣在小盆中,胸朝上,把鴨原湯、雞清湯一起燒沸,加入醬油、料酒、胡椒面攪勻,倒入小盆內,將陳皮切絲放在鴨上面,入蒸籠蒸30分鐘即成,佐餐食,開胃補虛。用於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等。
陳皮紫蘇粥:陳皮、紫蘇葉各10克,生薑5片,大米60克,將陳皮、紫蘇葉用水煎,取汁去渣;將大米洗淨,和生薑一起加入藥汁中,煮成粥。調味即可服用,行氣化滯,和胃止嘔,用於消化性潰瘍屬脾胃氣滯者,症見食慾不振、胃脘脹滿、 噁心嘔吐、噯氣頻發或消化不良等。
文章來源:KGH健康私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