祛濕妙招——推“健脾線”
千寒易除,一濕難去,濕氣重,容易得病。濕氣是很多病的根源,既然濕氣淤在體內,就要疏通,如何疏通為好呢?
都知道,祛濕的關鍵在於健脾。怎樣健脾呢?有一個小絕招,就是推健脾線,從三陰交穴到陰陵泉穴的這條線就是健脾線。
脾經上易淤堵的部位叫陰陵泉穴。脾經不通、濕氣鬱結時,按此穴會感覺很痛,要多推揉此穴來打通脾經。記住推時,一定要從三陰交穴往陰陵泉穴的方向推揉,,別推反了,要反复推,找最痛點(即淤堵部位)。
如果不疼了,就是打通了,多餘的水濕就會順暢排出。
祛濕,自然少不了艾灸
艾灸有祛濕補陽氣的作用,特別適合夏季養生,經常艾灸以下穴位,可以祛濕健脾。
1、關元穴:位於臍下3寸,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。
2、命門穴: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,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,為元氣“住宿”的地方。
3、中脘穴:位於腹部正中線,臍上4寸處,相當於五指寬度。
4、足三里穴:外膝下3寸,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。
5、豐隆穴:小腿外側的中點,肌肉較鼓起的地方,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。
【灸法】溫和灸,每個穴位15-20分鐘。
讓艾灸事半功倍的中藥艾條!
在傳統三年陳艾的基礎上,加入山甲,當歸,川穹,丹參,益母草,乳香,牛膝,紅花,等二十種草藥。艾條味足,功效區別於其他艾條:熱量足,滲透力強, 疼痛灸患處,寒症需要灸肚臍和腎俞穴。
文章來源:崆峒養生匯
都知道,祛濕的關鍵在於健脾。怎樣健脾呢?有一個小絕招,就是推健脾線,從三陰交穴到陰陵泉穴的這條線就是健脾線。
脾經上易淤堵的部位叫陰陵泉穴。脾經不通、濕氣鬱結時,按此穴會感覺很痛,要多推揉此穴來打通脾經。記住推時,一定要從三陰交穴往陰陵泉穴的方向推揉,,別推反了,要反复推,找最痛點(即淤堵部位)。
如果不疼了,就是打通了,多餘的水濕就會順暢排出。
祛濕,自然少不了艾灸
艾灸有祛濕補陽氣的作用,特別適合夏季養生,經常艾灸以下穴位,可以祛濕健脾。
1、關元穴:位於臍下3寸,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。
2、命門穴: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,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,為元氣“住宿”的地方。
3、中脘穴:位於腹部正中線,臍上4寸處,相當於五指寬度。
4、足三里穴:外膝下3寸,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。
5、豐隆穴:小腿外側的中點,肌肉較鼓起的地方,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。
【灸法】溫和灸,每個穴位15-20分鐘。
讓艾灸事半功倍的中藥艾條!
在傳統三年陳艾的基礎上,加入山甲,當歸,川穹,丹參,益母草,乳香,牛膝,紅花,等二十種草藥。艾條味足,功效區別於其他艾條:熱量足,滲透力強, 疼痛灸患處,寒症需要灸肚臍和腎俞穴。
文章來源:崆峒養生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