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經脈循行的秘訣,一看就明白!
經脈的循行在考試中占到分值不高,大家常常忽視,一旦考到就會成為丟分項,所以在這就給大家總結一下十二經脈的循行規律。
1、手太陰肺經
手太陰肺經,起於中焦(中府),向下聯絡大腸,再返回沿胃上口,穿過橫膈,入屬於肺。從肺系(氣管、喉嚨部)向外橫行至腋窩下,沿上臂內側下行,循行於手少陰與手厥陰經之前,下至肘中,沿著前臂內側橈骨尺側緣下行,經寸口動脈搏動處,行至大魚際,再沿大魚際橈側緣循行直達拇指末端(少商)。其支脈,從手腕後分出,沿著食指橈側直達食指末端。
2、手陽明大腸經
手陽明大腸經,起於食指之尖端(商陽)(橈側),沿食指橈側,經過第1、2掌骨之間,上行至腕後兩筋之間,沿前臂外側前緣,至肘部外側,再沿上臂外側前緣上行到肩部,經肩峰前,向上循行至背部,與諸陽經交會於大椎穴,再向前行進入缺盆,絡於肺,下行穿過橫膈,屬於大腸。其支脈,從缺盆部上行至頸部,經面頰進入下齒之中,又返回經口角到上口唇,交會於人中(水溝),左脈右行,右脈左行,止於對側鼻孔旁(迎香)。
3、足陽明胃經
足陽明胃經,起於鼻旁(承泣),上行鼻根,與足太陽經脈相匯合,再沿鼻的外側下行,入上齒齦中,返回環繞口唇,入下唇交會於承漿穴;再向後沿下頜下緣,至大迎穴處,再沿下頜角至頰車穴,上行到耳前,過足少陽經的上關穴處,沿髮際至額顱部。其支脈,從大迎前下走人迎穴,沿喉嚨入缺盆,下橫膈,入屬於胃,聯絡於脾。其直行的經脈,從缺盆沿乳房內側下行,經臍旁到下腹部的氣沖部;一支脈從胃口分出,沿腹內下行,至氣沖部與直行經脈相匯合。由此經髀關、伏兔穴下行,至膝關節中。再沿脛骨外側前緣下行,經足背到第2足趾外側端(厲兌);一支脈從膝下3寸處分出,下行到中趾外側端;一支脈從足背分出,沿足大趾內側直行到末端。
4、足太陰脾經
足太陰脾經,起於足大趾末端(隱白),沿著大趾內側赤白肉際,經過大趾本節後的第1蹠趾關節後面,上行至內踝前面,再沿小腿內側脛骨後緣上行,至內踝上8寸處交於足厥陰經之前,再沿膝股部內側前緣上行,進入腹部,屬脾,聯絡胃;再經過橫膈上行,夾咽部兩旁,系舌根,分散於舌下。其支脈,從胃上膈,注心中(大包)。
5、手少陰心經
手少陰心經,起於心中(極泉),出屬心系(心與其他臟器相連的組織);下行經過橫膈,聯絡小腸。其支脈,從心係向上,夾著食道上行,連於目系(眼球連接於腦的組織)。其直行經脈,從心系上行到肺部,再向外下到達腋窩部,沿著上臂內側後緣,行於手太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後面,到達肘窩;再沿前臂內側後緣,至掌後豌豆骨部,進入掌內,止於小指橈側末端(少衝)。
6、手太陽小腸經
手太陽小腸經,起於手小指尺側端(少澤),沿著手背外側至腕部,出於尺骨莖突,直上沿著前臂外側後緣,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,沿上臂外側後緣,到達肩關節,繞行肩胛部,交會於大椎,向下進入缺盆部,聯絡心,沿著食管,經過橫膈,到達胃部,屬於小腸。其支脈,從缺盆分出,沿著頸部,上達面頰,到目外眥,向後進入耳中。另一支脈,從頰部分出,上行目眶下,抵於鼻旁,至目內眥,斜行絡於顴骨部(聽宮)。
7、足太陽膀胱經
足太陽膀胱經,起始於內眼角(睛明),向上過額部,與督脈交會於頭頂。其支脈,從頭頂分出到耳上角。其直行經脈,從頭頂入顱內絡腦,再淺出沿枕項部下行,從肩胛內側脊柱兩旁下行到達腰部,進入脊旁肌肉,入內絡於腎,屬於膀胱。一支脈從腰中分出,向下夾脊旁,通過臀部,進入膕窩中;一支脈從左右肩胛內側分別下行,穿過脊旁肌肉,經過髖關節部,沿大腿外側後緣下行,會合於膕窩內,向下通過腓腸肌,出外踝的後方,沿第5蹠骨粗隆,至小趾的外側末端(至陰)。
8、足少陰腎經
足少陰腎經,起於足小趾下(湧泉),斜走足心,行舟骨粗隆下,經內踝的後方,向下進入足跟中,沿小腿內側上行,經膕窩內側,沿大腿內側後緣上行,貫脊柱,屬於腎,絡於膀胱(有穴通路還出於前,從橫骨穴處上行於腹部前正中線旁0.5寸,胸部前正中線旁2寸,止於鎖骨下緣俞府穴處)(肓俞)。其直行支脈,從腎臟向上經過肝、膈,進入肺臟,沿著喉嚨,夾舌根旁;另一支脈,從肺分出,聯絡心,流注於胸中。
9、手厥陰心包經
手厥陰心包經,起於胸中(天池),屬心包絡,向下經過橫膈自胸至腹依次聯絡上、中、下三焦。其支脈,從胸部向外側循行,至腋下3寸處,再向上抵達腋部,沿上臂內側下行於手太陰、手少陰經之間,進入肘中,再向下到前臂,沿兩筋之間,進入掌中,循行至中指的末端(中衝)。一支脈從掌中分出,沿無名指到指端。
10、手少陽三焦經
手少陽三焦經,起於無名指尺側末端(關衝),向上經小指與無名指之間、手腕背側,上達前臂外側,沿橈骨和尺骨之間,過肘尖,沿上臂外側上行至肩部,交出足少陽經之後,進入缺盆部,分佈於胸中,散絡於心包,向下通過橫膈,從胸至腹,依次屬上、中、下三焦。其支脈,從胸中分出,進入缺盆部,上行經頸項旁,經耳後直上,到達額角,再下行至面頰部,到達眼眶下部(絲竹空)。另一支脈,從耳後分出,進入耳中,再淺出到耳前,經上關、面頰到目外眥。
11、足少陽膽經
足少陽膽經,起於目外眥(瞳子髎),上行額角部,下行至耳後,沿頸項部至肩上,下入缺盆。耳部分支,從耳後進入耳中,出走耳前到目外眥後方。外眥部支脈,從目外眥下走大迎,會合於手少陽經到達目眶下,行經頰車,由頸部下行,與前脈在缺盆部會合,再向下進入胸中,穿過橫膈,絡肝,屬膽,再沿脅肋內下行至腹股溝動脈部,經過外陰部毛際橫行入髖關節部。其直行經脈從缺盆下行,經腋部、側胸部、脅肋部,再下行與前脈會合於髖關節部,再向下沿著大腿外側、膝外緣下行,經腓骨之前,至外踝前,沿足背部,止於第4趾外側端(足竅陰)。足背部分支,從足背上分出,沿第1、2蹠骨間,出於大趾端,穿過趾甲,出趾背毫毛部。
12、足厥陰肝經
足厥陰肝經,起於足大趾背毫毛部(大敦),沿足背經內踝前上行,至內踝上8寸處交於足太陰經之後,上經膕窩內緣,沿大腿內側,上入陰毛中,環繞陰器;再上行抵達小腹,夾胃,屬於肝,絡於膽;再上行通過橫膈,分佈於脅肋部(期門);繼續上行經喉嚨的後面,上入鼻咽部,連目系,從額部淺出,與督脈在巔頂部相會。其支脈,從目系下循面頰,環繞唇內。另一支脈,從肝部分出,穿過橫膈,注於肺。
文章來源:醫學教育網
1、手太陰肺經
手太陰肺經,起於中焦(中府),向下聯絡大腸,再返回沿胃上口,穿過橫膈,入屬於肺。從肺系(氣管、喉嚨部)向外橫行至腋窩下,沿上臂內側下行,循行於手少陰與手厥陰經之前,下至肘中,沿著前臂內側橈骨尺側緣下行,經寸口動脈搏動處,行至大魚際,再沿大魚際橈側緣循行直達拇指末端(少商)。其支脈,從手腕後分出,沿著食指橈側直達食指末端。
2、手陽明大腸經
手陽明大腸經,起於食指之尖端(商陽)(橈側),沿食指橈側,經過第1、2掌骨之間,上行至腕後兩筋之間,沿前臂外側前緣,至肘部外側,再沿上臂外側前緣上行到肩部,經肩峰前,向上循行至背部,與諸陽經交會於大椎穴,再向前行進入缺盆,絡於肺,下行穿過橫膈,屬於大腸。其支脈,從缺盆部上行至頸部,經面頰進入下齒之中,又返回經口角到上口唇,交會於人中(水溝),左脈右行,右脈左行,止於對側鼻孔旁(迎香)。
3、足陽明胃經
足陽明胃經,起於鼻旁(承泣),上行鼻根,與足太陽經脈相匯合,再沿鼻的外側下行,入上齒齦中,返回環繞口唇,入下唇交會於承漿穴;再向後沿下頜下緣,至大迎穴處,再沿下頜角至頰車穴,上行到耳前,過足少陽經的上關穴處,沿髮際至額顱部。其支脈,從大迎前下走人迎穴,沿喉嚨入缺盆,下橫膈,入屬於胃,聯絡於脾。其直行的經脈,從缺盆沿乳房內側下行,經臍旁到下腹部的氣沖部;一支脈從胃口分出,沿腹內下行,至氣沖部與直行經脈相匯合。由此經髀關、伏兔穴下行,至膝關節中。再沿脛骨外側前緣下行,經足背到第2足趾外側端(厲兌);一支脈從膝下3寸處分出,下行到中趾外側端;一支脈從足背分出,沿足大趾內側直行到末端。
4、足太陰脾經
足太陰脾經,起於足大趾末端(隱白),沿著大趾內側赤白肉際,經過大趾本節後的第1蹠趾關節後面,上行至內踝前面,再沿小腿內側脛骨後緣上行,至內踝上8寸處交於足厥陰經之前,再沿膝股部內側前緣上行,進入腹部,屬脾,聯絡胃;再經過橫膈上行,夾咽部兩旁,系舌根,分散於舌下。其支脈,從胃上膈,注心中(大包)。
5、手少陰心經
手少陰心經,起於心中(極泉),出屬心系(心與其他臟器相連的組織);下行經過橫膈,聯絡小腸。其支脈,從心係向上,夾著食道上行,連於目系(眼球連接於腦的組織)。其直行經脈,從心系上行到肺部,再向外下到達腋窩部,沿著上臂內側後緣,行於手太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後面,到達肘窩;再沿前臂內側後緣,至掌後豌豆骨部,進入掌內,止於小指橈側末端(少衝)。
手太陽小腸經,起於手小指尺側端(少澤),沿著手背外側至腕部,出於尺骨莖突,直上沿著前臂外側後緣,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,沿上臂外側後緣,到達肩關節,繞行肩胛部,交會於大椎,向下進入缺盆部,聯絡心,沿著食管,經過橫膈,到達胃部,屬於小腸。其支脈,從缺盆分出,沿著頸部,上達面頰,到目外眥,向後進入耳中。另一支脈,從頰部分出,上行目眶下,抵於鼻旁,至目內眥,斜行絡於顴骨部(聽宮)。
7、足太陽膀胱經
足太陽膀胱經,起始於內眼角(睛明),向上過額部,與督脈交會於頭頂。其支脈,從頭頂分出到耳上角。其直行經脈,從頭頂入顱內絡腦,再淺出沿枕項部下行,從肩胛內側脊柱兩旁下行到達腰部,進入脊旁肌肉,入內絡於腎,屬於膀胱。一支脈從腰中分出,向下夾脊旁,通過臀部,進入膕窩中;一支脈從左右肩胛內側分別下行,穿過脊旁肌肉,經過髖關節部,沿大腿外側後緣下行,會合於膕窩內,向下通過腓腸肌,出外踝的後方,沿第5蹠骨粗隆,至小趾的外側末端(至陰)。
8、足少陰腎經
足少陰腎經,起於足小趾下(湧泉),斜走足心,行舟骨粗隆下,經內踝的後方,向下進入足跟中,沿小腿內側上行,經膕窩內側,沿大腿內側後緣上行,貫脊柱,屬於腎,絡於膀胱(有穴通路還出於前,從橫骨穴處上行於腹部前正中線旁0.5寸,胸部前正中線旁2寸,止於鎖骨下緣俞府穴處)(肓俞)。其直行支脈,從腎臟向上經過肝、膈,進入肺臟,沿著喉嚨,夾舌根旁;另一支脈,從肺分出,聯絡心,流注於胸中。
9、手厥陰心包經
手厥陰心包經,起於胸中(天池),屬心包絡,向下經過橫膈自胸至腹依次聯絡上、中、下三焦。其支脈,從胸部向外側循行,至腋下3寸處,再向上抵達腋部,沿上臂內側下行於手太陰、手少陰經之間,進入肘中,再向下到前臂,沿兩筋之間,進入掌中,循行至中指的末端(中衝)。一支脈從掌中分出,沿無名指到指端。
10、手少陽三焦經
手少陽三焦經,起於無名指尺側末端(關衝),向上經小指與無名指之間、手腕背側,上達前臂外側,沿橈骨和尺骨之間,過肘尖,沿上臂外側上行至肩部,交出足少陽經之後,進入缺盆部,分佈於胸中,散絡於心包,向下通過橫膈,從胸至腹,依次屬上、中、下三焦。其支脈,從胸中分出,進入缺盆部,上行經頸項旁,經耳後直上,到達額角,再下行至面頰部,到達眼眶下部(絲竹空)。另一支脈,從耳後分出,進入耳中,再淺出到耳前,經上關、面頰到目外眥。
11、足少陽膽經
足少陽膽經,起於目外眥(瞳子髎),上行額角部,下行至耳後,沿頸項部至肩上,下入缺盆。耳部分支,從耳後進入耳中,出走耳前到目外眥後方。外眥部支脈,從目外眥下走大迎,會合於手少陽經到達目眶下,行經頰車,由頸部下行,與前脈在缺盆部會合,再向下進入胸中,穿過橫膈,絡肝,屬膽,再沿脅肋內下行至腹股溝動脈部,經過外陰部毛際橫行入髖關節部。其直行經脈從缺盆下行,經腋部、側胸部、脅肋部,再下行與前脈會合於髖關節部,再向下沿著大腿外側、膝外緣下行,經腓骨之前,至外踝前,沿足背部,止於第4趾外側端(足竅陰)。足背部分支,從足背上分出,沿第1、2蹠骨間,出於大趾端,穿過趾甲,出趾背毫毛部。
12、足厥陰肝經
足厥陰肝經,起於足大趾背毫毛部(大敦),沿足背經內踝前上行,至內踝上8寸處交於足太陰經之後,上經膕窩內緣,沿大腿內側,上入陰毛中,環繞陰器;再上行抵達小腹,夾胃,屬於肝,絡於膽;再上行通過橫膈,分佈於脅肋部(期門);繼續上行經喉嚨的後面,上入鼻咽部,連目系,從額部淺出,與督脈在巔頂部相會。其支脈,從目系下循面頰,環繞唇內。另一支脈,從肝部分出,穿過橫膈,注於肺。
文章來源:醫學教育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