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揉太白穴,清熱祛濕保健康
太,同大,為廣大、寬闊之意;白,意晨曉東方泛白,太白星即為啟明星。該穴是脾經要穴,善於升脾陽清氣,令人有晨起頭目清爽感,以物示意,故名太白。
處暑屬於長夏季節,為脾氣最旺盛的時期。如果體內濕氣偏盛,就容易礙脾傷氣,而脾氣虛弱又會加重體內濕邪,導致腹脹腹瀉、嘔吐、胃口變差等症。面對這些健康問題,我們不妨按揉起足上的太白穴,一起祛濕健脾更健康!
太白穴,是脾經的輸穴、原穴,五行屬性為土,具有健脾升清、利濕止瀉之功。中醫認為“脾喜燥惡濕”,濕邪過盛容易使得脾主運化的功能失調,體內清陽之氣不能上升,導致腹瀉、嘔吐等一系列消化系統症狀。
中醫五行學說認為土能生金,長夏屬土,秋季屬金,太白穴暗含脾土生金之意,故更適合用於夏秋交際,以清熱祛濕、健運脾胃,起到保健防病的效果。
取穴法:足大趾第一蹠趾關節後下方,皮膚赤白肉際凹陷處。簡便取穴,則於足拇指內側往後摸到一明顯圓形骨頭,骨頭後赤白肉際凹陷處即是太白穴。
按摩法:行指柔法,用拇指指腹置於穴位上稍用力按揉,以微覺酸痛為度,每次約10分鐘,每日可行多次。
艾灸法:可行灸法,用艾條點燃後置於距離太白穴皮膚約3-5cm處懸灸,每日1-2次,每次約20分鐘。
文章來源:脈道
太白穴:健脾升清、利濕止瀉
處暑屬於長夏季節,為脾氣最旺盛的時期。如果體內濕氣偏盛,就容易礙脾傷氣,而脾氣虛弱又會加重體內濕邪,導致腹脹腹瀉、嘔吐、胃口變差等症。面對這些健康問題,我們不妨按揉起足上的太白穴,一起祛濕健脾更健康!
太白穴,是脾經的輸穴、原穴,五行屬性為土,具有健脾升清、利濕止瀉之功。中醫認為“脾喜燥惡濕”,濕邪過盛容易使得脾主運化的功能失調,體內清陽之氣不能上升,導致腹瀉、嘔吐等一系列消化系統症狀。
中醫五行學說認為土能生金,長夏屬土,秋季屬金,太白穴暗含脾土生金之意,故更適合用於夏秋交際,以清熱祛濕、健運脾胃,起到保健防病的效果。
取穴法:足大趾第一蹠趾關節後下方,皮膚赤白肉際凹陷處。簡便取穴,則於足拇指內側往後摸到一明顯圓形骨頭,骨頭後赤白肉際凹陷處即是太白穴。
按摩法:行指柔法,用拇指指腹置於穴位上稍用力按揉,以微覺酸痛為度,每次約10分鐘,每日可行多次。
艾灸法:可行灸法,用艾條點燃後置於距離太白穴皮膚約3-5cm處懸灸,每日1-2次,每次約20分鐘。
文章來源:脈道